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理论是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维农(Raymond Venon)1966 年在《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即一种新产品从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中,销售量、利润、购买者、市场竞争都有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见表3-3。
产品生命出现周期性变化有其背后的原因,主要包括技术进步导致的产品升级,以及下游需求不断升级导致的产品持续迭代。
集成电路产品同样符合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所表现出的周期性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产品内部的生命周期
集成电路产品中,有一些产品的生命很长,其基本架构、设计方法自发明以来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但由于工艺升级,产品性能不断向前进步,如今已经达到了它们被发明时难以想象的性能指标。这类产品以 CPU 和 DRAM 最为典型。
2. 产品形态的生命周期
随着下游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集成电路产品在形态上也会发生持续演进。例如,系统芯片、神经网络芯片、砷化镓/ 氮化镓芯片、锗硅芯片、生物芯片等产品成为新的发展领域;低功耗成为芯片最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在演进过程中,新产品不断地被研发出来以满足市场需求,又不断地被更新的产品所取代。由于市场变化迅速,集成电路产品周期明显变短,虽然主流产品与累积的非主流产品在某一时间段会在市场上产生交叉,但很多产品仍被迅速淘汰。一般而言,用于工业领域的集成电路产品的生命周期相较于用于消费领域的集成电路产品的生命周期要长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