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闳半导体科技(江苏)有限公司QiHong Semicon TECHNOLOGY (JIANGSU) CO.,LTD

电子邮箱  
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集成电路产业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積體電路產業貿易保護的主要手段
来源: | 作者:LiLi | 发布时间: 2024-03-19 | 330 次浏览 | 分享到:

贸易保护手段(Protective Trade Policy)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一国为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国外企业竞争压力,为促进本国商品出口、限制外国商品进口,所采取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

世界上各地区均有各自的禀赋优势,根据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s)理论,集成电路这样的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应当实现全球化生产以达到经济学最优。但是,由于集成电路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石,与一国的信息安全、信息自主息息相关,因此各国对于本地区的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都倾向于采取扶持和保护的态度,贸易保护主义的活动也从未停止过。总体而言,集成电路产业的贸易保护手段呈现多样化、层次化特征,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手段。

1.以反倾销政策主的贸易保护手段

以反倾销政策为主的贸易保护手段主要应用于20世纪50—80年代。在日本集成电路产业崛起的20世纪50—70年代,日本政府长期推行贸易保护政策,如对进口电子产品课以高额关税,严格审批国外企业在日进行半导体产业投资,加大政府采购本国产品的力度,完善政府补助措施,建立本国半导体产品出口税负优惠制度,等等。20世纪80年代,日本实现了集成电路产业升级,对美国形成了一定的优势,美国也迅即启动反倾销手段保护本国产业。1986年,美日半导体协议签订,对日本的集成电路产品在美销售做出许多限制,反倾销的贸易保护手段达到巅峰。此后,这种直接的贸易保护手段由于效果不佳、争议较大而逐渐减少了使用。

2. 以专利壁垒、技术禁运为主的贸易保护手段

以专利壁垒、技术禁运为主的贸易保护手段兴盛于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这种手段大多表现为公司与公司之间的专利纠纷,以及先发国家对于后发国家的高技术装备禁运。知识产权摩擦的典型案例如2005年美国矽玛特(SigmaTel)诉珠海炬力集成案。高技术装备禁运的典型案例如瓦森纳协议下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对中国的禁运,或用途限制(如 ASML对中国出口时有保留条款,禁止 ASML光刻机用于国内自主CPU生产)。这些手段提高了后发企业的进入壁垒,保护了先发企业的既有优势。

3.限制后发国家跨境投资、并购的贸易保护手段

21 世纪以来,集成电路产业新兴国家和地区为了尽快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对外进行的产业投资、并购日趋频繁;而以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CFIUS)代表的审查机构,为了保护本国优势地位,以“国家安全”为名义,人为制造壁垒,严格限制新兴国家在本国集成电路产业的投资、并购活动。

展望未来,只要集成电路产业的基础性地位不发生根本改变,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就仍将延续,产业全球化发展和贸易保护手段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