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闳半导体科技(江苏)有限公司QiHong Semicon TECHNOLOGY (JIANGSU) CO.,LTD

电子邮箱  
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美中摩擦或重塑全球半导体格局
来源:波士顿咨询 | 作者:pro9abf433e | 发布时间: 2020-03-17 | 1655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的升级导致全面的美国技术出口禁令将导致两国技术产业脱钩。这将使美国半导体公司无法进入庞大的中国市场,并迫使中国设备制造商寻找替代供应来源。为响应美国的限制,我们假设中国还将禁止其国内市场使用美国的软件和设备,例如智能手机,PC和数据中心设备。这将加快该国的外国技术替代计划,该计划原定于2020年在各州机构和公共机构中启动。中国设备制造商的破坏程度会因半导体组件而异,根据供应情况的不同,会有三个不同的回应,如图表7所示:
•已经有中国知名供应商的半导体组件。中国电子设备制造商将把采购转移到既有的国内供应商。此处假设这些供应商即使不能从美国供应商处获得的行业领先的设计工具,还能保持其竞争力。这也将取决于他们扩展和升级中国日益增长的国内制造能力或保持准入的能力,或者与亚洲主要的制造合作伙伴携手的能力。无论如何,我们的分析表明,在我们的半导体市场分类法中,32个产品类别中仅一个类别满足该标准,并且该产品仅占中国半导体需求的5%。对于代表中国需求23%的其他十种产品,新兴的国内供应商存在,并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扩大规模。
• 已有成熟中国供应商的半导体元件。中国电子设备制造商将把采购业务转向国内老牌供应商。这意味着即使没有业界领先的设计工具,替代供应商也能保持竞争力,而目前这些设计工具只能从美国的供应商那里获得。这也取决于他们是否有能力扩大和提升中国日益增长的国内代工能力,或者保持与亚洲主要代工伙伴的联系。无论如何,我们的分析表明,在我们的半导体市场分类中,32个产品类别中只有一个符合这一标准——它仅占中国半导体需求的5%。对于占中国需求23%的其他10种产品,规模虽小但新兴的国内供应商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扩大规模。
• 唯一的非美国供应商是外国的半导体元件。短期内,中国设备制造商将把采购转向亚洲或欧洲其他地区的现有供应商。假设这些海外供应商继续不受限制地使用美国开发的设计工具和制造设备,与中国客户做生意不受限制。从中期到长期,中国可能会寻求完全或部分地用国内供应商取代第三国供应商,以实现其半导体自给自足的既定目标。总体而言,12个半导体产品类别(占中国需求的45%)属于这一类。
没有现有非美国半导体供应商的半导体元件。中国必须加速其本土替代品的开发,其中许多都需要架构上的改变。总而言之,占中国需求27%的9个半导体产品类别符合这一描述。在某些情况下,中国消费者可以用其它芯片替代美国最先进的处理器。例如,中国公司可以设计自己的专用集成电路,来代替美国的CPU、GPU和FPGA。事实上,一些领先的中国公司已经在人工智能领域这样做了。另一种选择是开发基于不受美国出口管制的架构的处理器,例如RISC-V开源架构。这种高度复杂的半导体产品需要先进的设计工具,而目前只有美国的供应商可以提供这些工具,因此中国必须自行开发一套设计工具,或者从第三方国家寻找能够设计这些关键替代元件的新供应商。